國際觀察:基金加快“跑路” ICE主力80美分岌岌可危
10月中旬以來,ICE棉花期貨開啟持續震蕩下跌的節奏,主力12月合約從88.76美分/磅連破85美分/磅、82美分/磅等整數關口,空頭目標直指80美分/磅強支撐位,盤面及現貨市場看跌、恐慌情緒不斷蔓延,做多基金能否守住80美分/磅成機構、涉棉企業等關注的焦點。
山東某中型棉花貿易企業表示,ICE主力合約下破80美分/磅幾乎“板上釘釘”,需求面、外圍市場雙雙不給力是關鍵,但從中長線來看,80美分/磅以下是用棉企業、中間商逢低買入的機會,不要踏空行情。值得注意的是,據CFTC統計,截至2023年10月17日基金多頭率環比下跌5.59個百分點(10月10日多頭率已較10月3日下降3.08個百分點);再加上近三周ICE盤面2023/24年度ON-CALL合約總量連續下降,基金拋盤出逃的跡象比較明顯。
對于本輪ICE期貨跌出三個多月新低的原因,業內歸納如下幾點:
一是美聯儲12/1月加息的陰霾如影隨形,股市、商品期貨市場持續承壓。10月19日,鮑威爾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講話稱,美國經濟強勁和勞動力市場持續吃緊可能為進一步加息提供理由。市場預計,美聯儲將把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更長時間,同時保留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,這放大了因中東緊張局勢導致的避險情緒。
二是芝加哥玉米、小賣、大豆等農產品期貨跌勢擴大,對ICE盤面橫向施壓。據統計,10月份以來全球風向標的芝加哥谷物期貨價格跳水,盤面空頭氣氛濃重。其中10月21日玉米、小麥和大豆期價全線下跌,玉米12月合約跌幅為1.88%,小麥12月合約跌幅為1.35%,大豆11月合約跌幅為1.01%。
三是2023/24年度全球棉花消費低于預期被空頭炒作、放大,供需面發生調整,基金上攻90美分/磅再次失敗之后,出現崩盤式“跑路”。從目前反饋的消息來看,中國、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印尼、土耳其等等各紡織大國本年度棉紡織品服裝產銷、棉花消費都可能被USDA、ICAC等機構高估。
四是近期美國各主產棉區天氣持續晴好,2023/23年度美棉加快采收、上市,短時間掩蓋了2023/24年度美棉產量、品質下降的利空。另外,巴基斯坦2023/24年度棉花上市量大幅增加,對美棉等進口棉依賴度大幅下降也是ICE止跌、企穩、反彈乏力的重要因素(截止10月15日,巴基斯坦新年度籽棉累計上市量折皮棉92.9萬噸,較2022/23年度最終上市量75.6萬噸增加23.0%)。
資訊來源:中國棉花網